
曾经有客户问:“我的KiwiSaver 供款记录显示雇主存入的部分比我的还少,怎么回事?都是3%呀?”“因为雇主部分要缴税。”笔者回答。
相信许多雇员都有这样的疑问,并且听到笔者的回答后,似懂非懂,那么举个例子分析一下。
先从个人所得税率(2015 – 2016年)开始。
应纳税收入 | 税率 |
$0 – $14,000 | 10.5% |
$14,001 – $48,000 | 17.5% |
$48,001 – $70,000 | 30% |
$70,000 + | 33% |
这些税率适用于个人的收入,按递进式计算税额。如年收入$50,000,总缴税金额是$8,020,计算过程是:
税前收入 $50,000
$0 – $14,000的税额 $1,470(=$14,000 * 10.5%)
$14,001 – $48,000的税额 $5,950 [($48,000 – $14,000)* 17.5%]
$48,000 – $50,000的税额 $600 [(=$50,000 – $48,000)* 30%]
总的缴税金额 $8,020(=$1,470 + %5,950 + $600)
另一个是雇主供款税率 (4月1日后),用于计算雇主存入部分的税额,与雇员的应纳税收入有关,根据后者确定相应税率。
3月31日前雇员的工资
(包括税前的雇主供款) |
雇主供款税率
(ESCT) |
$0 – $16,800 | 10.5% |
$16,801 – $57,600 | 17.5% |
$57,601 – $84,000 | 30% |
$84,001 + | 33% |
例子:雇员张先生已经加入KiwiSaver,税前年收入$50,000,按照KiwiSaver法的要求,他必须存入税前工资的3%,同时他的雇主也存入相同的比率。假设张先生没有其他的收入,只有工资,下面从雇员供款和雇主供款两方面探讨。
雇员供款
张先生应该存入的金额是$1,500,雇主先从他的税前工资中扣除收入税,然后扣除雇员供款,最后把这两笔钱一起交给税局,计算过程是:
税前收入 $50,000
KiwiSaver供款 $1,500(=$50,000 * 3%)
个人所得税 $8,020(见上面的个人所得税计算)
税后收入 $41,980(=$50,000 – $8,020)
扣除KiwiSaver后 $40,480(=$41,980 – $1,500)
所以雇员供款是在税后收入中扣除,不是税前。既然是税后收入,自然无需再缴税,直接进入KiwiSaver。
雇主供款
这部分的计算比上面的复杂,有两种方式:1)雇主供款独立计算;2)雇主供款放在PAYE里计算。
第一种方法操作简单,容易理解。张先生的税前工资加上雇主供款合计为税前总收入,依此找出对应的雇主供款税率,计算应缴雇主供款税,从雇主供款中减去这部分,最后得出雇主供款的净值,计算过程是:
税前收入 $50,000
雇主供款 $1,500(=$50,000 * 3%)
税前总收入 $51,500(=$50,000 + $1,500)
雇主供款税额 $262.50(=$1,500 * 17.5%)
税后雇主供款 $1,237.50(=$1,500 – $262.50)
第二种方法比较复杂,技术性强,已经超过本专栏的范围,笔者留给会计师。需要提醒读者的是:使用这种方法时,雇员的税前总收入将增加,这可能影响雇员的税款减免,如因工作而获得的家庭税款减免(Working for Family Tax Credit)。不过,随时可以更换计算方式。
如此分析和解释,读者应该清楚、明白了。如有疑问,请与笔者联系。
注: 此文刊载在中文先驱报 “KiwiSaver系列谈” 专栏上, 2016年3月8日。